聯網收費系統省域系統并網接入網絡安全檢驗檢測的重要性
隨著全國高速公路“一張網”運營模式的全面推進,省域聯網收費系統并網接入已成為實現跨區域協同管理的關鍵環節。在系統并網過程中,網絡安全風險呈現跨層級、跨邊界的特征,可能對收費數據完整性、用戶隱私保護及核心業務連續性構成威脅。根據《網絡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規要求,開展省域系統并網前的網絡安全檢驗檢測,既是保障國家交通命脈安全運行的剛性需求,也是防范勒索攻擊、數據篡改等新型網絡威脅的必要舉措。
核心檢測項目體系
1. 網絡邊界安全檢測
重點驗證防火墻策略配置、入侵防御系統(IPS)有效性及安全隔離設備運行狀態。檢測內容包括:省界ETC門架系統與相鄰省份的網絡通信加密強度、VPN隧道建立機制,以及非法外聯監測能力。需模擬DDoS攻擊驗證邊界防護設備的抗壓性能,確保單點故障不影響整體網絡架構。
2. 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檢測
通過滲透測試驗證多因素認證機制的有效性,檢測對象涵蓋OBU發行系統、清分結算平臺等核心業務系統。重點審查特權賬號的權限分離機制,驗證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策略是否落實,并測試會話超時鎖定、異常登錄告警等安全功能的響應時效。
3. 數據安全專項檢測
針對收費交易流水、車輛通行軌跡等敏感數據,開展全生命周期安全檢測。包括數據傳輸階段的TLS1.2+協議合規性校驗、存儲環節的AES-256加密強度測試,以及數據銷毀機制的有效性驗證。同時檢測數據備份系統的RPO(恢復點目標)與RTO(恢復時間目標)是否滿足行業標準。
4. 主機安全基線核查
對服務器、工控設備等關鍵節點實施深度檢測,核查操作系統補丁更新情況、防病毒軟件部署覆蓋率及惡意代碼防護能力。通過基線配置比對發現違規外設接入、未授權服務開啟等安全隱患,重點檢測工業控制協議(如CIP、Modbus)的通信安全保障機制。
5. 應用安全滲透測試
采用白盒+黑盒結合的測試方法,對省級ETC清分結算系統、車道控制系統進行漏洞掃描。重點檢測SQL注入、跨站腳本(XSS)等OWASP TOP10漏洞,驗證API接口的請求鑒權機制,并通過模糊測試評估系統在異常數據輸入場景下的健壯性。
6. 安全監測與應急響應驗證
檢驗省級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的數據采集完整性,模擬勒索病毒爆發等突發事件,測試威脅研判、告警分級、聯動處置的全流程響應時效。重點核查與部級平臺的對接合規性,確保安全事件通報機制符合JT/T 1327-2020標準要求。
檢測實施要點
檢測過程應遵循“等保2.0”三級要求,采用自動化掃描工具與人工驗證相結合的方式。對于多省并網場景,需特別關注跨域安全策略沖突檢測,建立包含攻擊路徑還原、橫向移動阻斷的立體化測試模型。檢測報告應量化風險等級,明確整改建議,并納入省級聯網中心的常態化安全運維體系。
結語
省域系統并網接入網絡安全檢測是保障全國收費網絡穩定運行的基礎性工作。隨著車路協同、數字人民幣支付等新技術的應用,檢測體系需持續完善動態評估機制,引入AI威脅建模、區塊鏈審計溯源等創新手段,切實構建起適應智慧交通發展的主動防御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