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檢測接觸性創面敷料?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提供接觸性創面敷料檢測服務,出具的接觸性創面敷料檢測報告支持掃碼查詢真偽。服務項目:生物相容性、吸收性能、保濕性能、抗菌性能、物理性能、透氣性、水蒸氣透過率、尺寸穩定性、包裝完整性、無菌性、殘留溶劑、重金屬含量等。實驗室工程師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實驗,并且提供非標實驗定制服務。
檢測周期:7-15個工作日,參考周期
檢測范圍
紗布敷料:由純棉或合成纖維制成,透氣性好,但吸收能力有限。
泡沫敷料:由聚氨酯泡沫制成,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和緩沖作用,適用于中到大量滲液的傷口。
水凝膠敷料:由水凝膠材料制成,能夠提供濕潤的愈合環境,適用于干燥或壞死組織較多的傷口。
水膠體敷料:由水膠體材料制成,能夠吸收滲液并形成凝膠,適用于中低滲液量的傷口。
透明薄膜敷料:由聚氨酯或聚乙烯制成,透明且防水,適用于低滲液量的傷口或作為其他敷料的覆蓋層。
海藻酸鹽敷料:由海藻提取物制成,具有極強的吸收能力和生物相容性,適用于大量滲液或感染的傷口。
檢測項目
生物相容性、吸收性能、保濕性能、抗菌性能、物理性能、透氣性、水蒸氣透過率、尺寸穩定性、包裝完整性、無菌性、殘留溶劑、重金屬含量。
檢測方法
生物相容性測試:細胞毒性測試:使用體外細胞培養技術評估敷料對細胞的毒性。
皮膚刺激測試:通過動物或人體皮膚模型評估敷料的刺激性。
致敏性測試:通過動物模型評估敷料的致敏潛力。
吸收性能測試:使用模擬體液或人工滲液進行吸收量測試,評估敷料的吸收能力。
保濕性能測試:通過測量敷料下方的濕度或使用濕度傳感器來評估敷料的保濕效果。
抗菌性能測試:采用抑菌圈法、最小抑菌濃度(MIC)測試等方法評估敷料的抗菌效果。
物理性能測試:使用萬能材料試驗機進行拉伸強度、撕裂強度測試。
耐磨性測試:使用磨損試驗機評估敷料的耐磨性。
透氣性測試:使用透氣性測試儀測量敷料的透氣性能。
水蒸氣透過率測試:使用水蒸氣透過率測試儀測量敷料的水蒸氣透過率。
尺寸穩定性測試:在不同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測量敷料的尺寸變化。
包裝完整性測試:使用染料滲透法、真空衰減法等方法檢查包裝的完整性。
無菌性測試:使用培養基培養法或快速無菌測試法評估敷料的無菌狀態。
殘留溶劑測試:使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等方法檢測敷料中的殘留溶劑。
重金屬含量測試:使用原子吸收光譜(AAS)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等方法檢測敷料中的重金屬含量。
檢測儀器
細胞培養設備、皮膚刺激測試設備、致敏性測試設備、吸收性能測試設備、保濕性能測試設備、抗菌性能測試設備、物理性能測試設備、透氣性測試設備、水蒸氣透過率測試設備、尺寸穩定性測試設備、包裝完整性測試設備、無菌性測試設備、殘留溶劑測試設備、重金屬含量測試設備。
檢測標準
YY/T 1293.4-2016 接觸性創面敷料第4部分:水膠體敷料
T/CTES 1057-2023 接觸性創面敷料 羧甲基纖維素敷料
YY 1293.5-2017 接觸性創面敷料 第5部分:藻酸鹽敷料
YY/T 1293.5-2017 接觸性創面敷料 第5部分:藻酸鹽敷料
YY/T 1293.4--2016 接觸性創面敷料 第4部分:水膠體敷料
YY/T 0471.3-2004 接觸性創面敷料試驗方法.第3部分:阻水性
YY/T 0471.4-2004 接觸性創面敷料試驗方法.第4部分:舒適性
YY/T 0471.5-2004 接觸性創面敷料試驗方法.第5部分:阻菌性
YY/T 1293.1-2016 接觸性創面敷料.第1部分:凡士林紗布
YY/T 1293.1--2016 接觸性創面敷料 第1部分:凡士林紗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