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化鋁參數檢測的重要性及核心項目
聚氯化鋁(Polyaluminium Chloride, PAC)作為高效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廣泛應用于飲用水處理、工業廢水凈化及造紙等領域。其性能指標直接影響混凝效果與安全性,因此需通過系統化的參數檢測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如GB/T 22627-2014)。檢測項目需覆蓋理化性質、有效成分及污染物指標,為生產控制與應用提供數據支撐。
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氧化鋁(Al?O?)含量檢測
作為有效成分的主要指標,采用EDTA絡合滴定法測定,要求液態產品≥10.0%,固態≥29.0%。含量過低將顯著降低絮凝效率。
2. 鹽基度(堿化度)測定
通過酸堿中和滴定法計算,標準范圍40-95%。鹽基度過高易導致溶液黏度增大,過低則影響混凝穩定性。
3. pH值檢測
使用精密pH計在1%水溶液中進行測定,控制范圍3.5-5.0。超出范圍可能腐蝕設備或破壞水體酸堿平衡。
關鍵質量控制指標
4. 水不溶物含量
采用真空抽濾-恒重法檢測,要求≤0.6%。過多不溶物會堵塞管道并影響透光率。
5. 重金屬限量檢測
通過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鉛、鎘、汞等,飲用水級產品需滿足≤0.001%的嚴苛標準。
6. 硫酸根(SO?2?)含量
采用硫酸鋇重量法或離子色譜法,檢測副產品含量,控制≤9.8%以避免設備結垢。
檢測注意事項
樣品需均勻取樣并密封避光保存,檢測過程應嚴格遵循GB/T 22592《水處理劑 聚氯化鋁》規范。對于工業級與飲用水級產品,需分別執行不同級別的檢測精度要求,其中飲用水產品還需增加微生物指標檢測。

